页面载入中...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热门文章

市公安局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创新普法宣传 群众喜闻乐见

今年7月1日,被称为江门公安“奥斯卡”的市公安系统第二届微电影大赛举行,由公安人参与创作和拍摄的7部微电影火爆展播,其中《我是狙击手》在腾讯视频上线18天已收获7.4万的播放量。通过微电影大赛,浓缩展示了民警真实工作生活,拉近了警民距离,而这只是市公安局推动普法工作的其中一种创新形式。

自2011年开展“六五”普法工作以来,市公安局以“重点对象学法用法”为龙头,带动全局普法工作广泛开展;以“法律六进”活动为载体,推动普法形式不断创新;以“执法规范化建设”为关键,加快构建法治公安步伐。此外,随着警务公开、执法责任制、执法过错责任追究、执法质量考核等执法工作制度不断完善,我市广大民警的程序意识、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显著增强,执法投诉案件明显下降,群众的满意率不断上升。

江门日报记者/李千帆 通讯员/黄宇军

【强内功】

把法律培训纳入“三个必训”

据介绍,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副市长、公安局长蓝华任组长,其他局领导为小组成员的“六五”普法工作领导小组,还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普法办公室,制定了《普法宣传教育“六五”规划》及一系列的普法工作方案。在市公安局党委看来,民警执法教育培训工作是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,只有不断完善制度,创新管理,才能有效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。

对于公安队伍领导干部,市公安局每年制定局党委中心组法律学习计划,每季度组织全体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一次法律专题学习。组织领导干部有重点、有计划地学习法律知识,使领导干部学法形成制度,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。

对于广大民警,市公安局把法律培训纳入民警“三个必训”,将常用法律法规列为民警初任训练、警衔晋升训练、基层实战训练的必训必考科目,以推动法律练兵常态化。2011年以来,市公安局共举办新警初任培训、各类警衔晋升、实战必训班252期,培训民警超1.3万人。此外,市公安局还建立全警学法考试和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,对民警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和考核;依托“江门普法考试”系统,每季度组织全市公安民警进行一次学法考试。

对于创新培训载体,市公安局通过“江门公安警务讲坛”和“江门公安法治讲坛”,邀请专家、骨干对民警进行辅导培训,共举办讲座、各类培训班180多期。2015年3月,还在“平安江门”官方微信平台上建立江门公安“微讲堂”。“微讲堂”分“汤汤水水讲法律”、政策法规“微解读”、执法办案“微知识”等六个专栏,其中,“汤汤水水讲法律”项目在首届“平安广东杯”粤警创新大赛中还获得铜牌。

【练外功】

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

公安机关作为执法部门,负有向人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责。近年来,市公安局以“弘扬法治精神、普及法律知识、共建和谐社会”为主题,采取群众能够“看得懂、听得懂、记得住”的方式,围绕群众最缺乏的法律知识和最关注的法律问题,开展“法律六进”活动。

结合特殊时间点方面,市公安局每年定期组织全市公安机关统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各警种部门结合“110主题宣传日”、“5·15经侦宣传日”、“6·26国际禁毒宣传日”、“12·2全国交通安全日”、“12·4法制宣传日”等分别开展现场咨询活动。结合业务职能方面,近年来,市公安局结合“清网行动”、“六大专项”、“3+2”等专项整治打击行动,深入宣传普及治安刑事法律法规。

结合日常工作方面,公安治安、经侦部门经常深入企业举办防范合同诈骗、职务侵占、侵犯知识产权知识讲座。例如,经侦部门为8家银行举办了预防电信诈骗和信用卡诈骗的知识培训班,对银行3000多名员工进行了培训;缉毒部门深入快递和物流配送企业开展毒化品知识教育,提高员工对可疑物品的辨别能力;交警部门在创文、“12·2”交通安全宣传日、“春运”等重要节点进行全市联动,共组织举办15场大型宣传活动;基层派出所则以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、法制副厂长等形式,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和厂矿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。各级公安机关还通过举行公开销毁非法烟花爆竹、毒品、假冒伪劣商品等活动,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。

结合创新载体方面,各级公安机关通过五邑警视、公安微博、网上警务室、平安江门等报纸、电视、网络、微信平台和普法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推行入眼、入耳、入心、入脑的“五入”宣传策略,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。

免责申明: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!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,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,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