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面载入中...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热门文章

开展法治宣传 推进平安建设

开展法治宣传,教育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。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,不仅承担对案件依法裁判、定分止争的职责,还应当积极拓展审判职能,深入开展法治宣传,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,为深化平安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。

延伸审判职能,坚持以案释法,春风化雨讲好法治故事。依法审理案件,维护社会稳定,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,是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,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力军作用的“主业”。通过案件审理,传递依法治国的理念,也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。一件件、一桩桩案件的审理,阐释出不同的法律精神;一次公正的判决、一场秩序井然的庭审、一篇说理透彻的裁判文书,本身就是很好的法治宣传。“审好一案,教育一片”的功能不言而喻。2012年以来,淮南法院坚持以案件为载体,融入法治宣传教育,在媒体上以“法官说法”的形式,通过法官对案件的解读,既讲透判决的法律依据,又作出警示和提醒,把审理案件的职能进一步延伸,放大司法案件对社会公众的引导和教育效果。

创新方法措施,开展“法律六进”,司法服务直通基层群众。维护基层稳定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。当前,社会转型发展加快,基层矛盾容易增多,群众权利意识增强,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。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,培育群众的法治意识也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。近年来,许多法院都在开展法律进机关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单位的“法律六进”活动,送法上门、巡回审判、法治宣传,成为人民法院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。毋庸讳言,“法律六进”深受群众欢迎,法治宣传的效果也十分明显。淮南法院在此基础上,把司法服务进一步升级,不断完善措施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萌芽。除了开展“法官进百村,巡回审百案”活动,邀请群众旁听庭审,在厂矿、学校、社区开展案件审理等,还在乡村建立基层法官工作室,与人民调解组织、行业调解和行政调解组织开展诉调对接,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、看得见的过程、能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,把法治精神和法律服务送到最基层。

拓展宣传渠道,多种媒体并用,阳光透明推进司法公开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,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知情权、表达权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,全面推进司法公开,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,才能让老百姓了解和理解司法,并最终信服和拥护司法。我国人口众多,媒体受众各有不同,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,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,尤其应当适应新的传播规律,推进新媒体宣传。我院大力推进审判流程、裁判文书、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,按照“直播为常态,不直播为例外”的原则,凡是公开审理的案件,原则上一律进行庭审直播。在注重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,不断加强新媒体建设,运用网站、微博、微信、新闻客户端开展普法宣传,实现与群众在法庭内外、线上线下良性互动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

免责申明: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!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,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,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。